我个人(低精力,精神病,睡眠和进食都有问题)对于技能自学方面的建议就是:不能太过相信别人的学习方法,尤其是不要相信励志宣传里的学习方式,“21天逼自己成为数据分析师”,“每天全职学习10小时”,“7天练成母语级英语口语”……不是说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短时间内完成巨大目标、每天逼自己上班一样去学习,消耗的体力、精力、神智甚至造成的心理负担不要说我这种人了,我认为一般人都不太可能支撑下来,尤其是对已有学业、事业、生活压力占据人生的人。
其实学习不该是那么痛苦的事,尤其是语言学习,完全可以从兴趣入手慢慢积累。如果限定时间内就有考试和出国计划的话,学习规划是很有必要的,但实在不能自己规划就的确应该去报班,或者至少去专业教育机构评估一下自己的水平、和适合的学习计划,现在提供这种服务的应该还挺多的。(但要警惕销售)
初始阶段或者复健阶段,启动容易(低耗能)比收获丰富(高回报)重要太多了,不要觉得特别极端的魔鬼集训就一定好,最开始我学法语报了几万的线下小班课,每天上课四小时,有课堂抽查、随堂测验、外教口语的环节,但说实话我根本支撑不下来,学了一个月就跑路了,而且什么都不记得,后来又重学,加上我学得很挫败,所以是很久之后才能重学……
后来申请过部分退款跑路去念网校,是可以追直播课也可以看录播、作业和考试都是机考、口语测试线上检测的那种(校名不提供,拒绝打广告,但网校基本都这样),这次反而好好坚持下来了。
我备考和教雅思时的建议也是类似的,对于初学者而言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模考很劳心费神,而且真的让人很挫败,如果需要摸底的话刚开始考一次或者几次就行了,没必要每次作业都布置成模考。
但是:很多雅思练习不定时是不会出效果(尤其是听力和阅读),但那不代表一上来或者平时练习时就要拿出模考的专注度。所以我推荐真题练习时把练习内容切分,比如听力可以一次只做一段(但不要随意暂停,且对完答案后才可以重听),阅读则可以一次只做一篇(但要计时,理想状态是控制在20分钟以内,但刚上手可以久一点,以后慢慢提速),写作可以从不定时写作开始逐渐改为定时写作(前期进行素材积累,后期进行考试模拟),完整大模考可以等熟练之后再做,考前可以多模考几次……不要一上来就苛求自己,不然受挫了学不下去或者产生了创伤一学习就痛苦很得不偿失。
考研、考公、高考这种单纯就是为了碾压人身心的考试可能不适用于这种学习方法。
前室友因为一些原因成为了人际关系之神
在前室友那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在关系中表达自我
比如对方做错了一件事情让你不高兴了,你直接跟对方说了,但对方不处理,不联系你
你可能心里本来就委屈,结果对方一搞委屈大爆发!你就会想很多事情,比如对方是不是不在乎自己的感受,对方是不是对自己有黑暗的想法
但,其实这种情况高发于对方在回避
对方很可能是在寄希望于你自己调理好(。;或者反而是被你触发了无法面对你的愧疚感,想要逃跑的状态
所以,前室友会有一个非常丝滑的小妙招,让你去解决这个问题,即表达情绪+开出价格
比如你今天做了xxx让我很难过,那你买一个买一送一的新品奶茶我们一起喝
当然视事情大小决定吃什么喝什么买什么
首先你要相信你自身的价值,相信他人对你的爱,老觉得别人会欺负你,会故意恶心你,反而更容易触发关系里更不好的这一面
也要相信关系容许你自我感情的表达
并且你不要觉得对方要掏钱让你高兴这件事情显得你素质低下或者拜金
因为这个时候对方无计可施,他恨不得像玩手游一样氪金可以解决数值卡点,恨不得花钱解决他心里难受的感觉
你不让他氪,他去找心理咨询师问怎么办,找情感专家问怎么办,收费还贵,感情上还受折磨
你不如就他氪给你,直接又便宜
当然,如果你能够把这个事情做成一个加深联系的契机会更好,比如让对方掏钱一起去吃一个你们都想吃的好馆子,之后你们想到这件矛盾,反而有一种温暖的物质回忆,而不是一种等待吵架清算的痛苦
而且这种方式给了对方积极的暗示,即:关系里的任何个人感受都是允许说出来的,都是可以解决的,都是可以变成加深关系的契机的
这样也会让对方回避的倾向稍微下降一些,更不害怕你的情绪
搞人文社科研究,尤其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时最常见的一个概念就是文化。一个中国人和英国人合不来,因为“文化”不同,这是最方便、最快捷的解释。但事实上,真的有“文化”这种东西存在吗?
让我们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两个中国人站在一起讨论他们的“文化”。他们探讨了过年的习俗、饭菜的样式和中国人的性格特点。他们都认为自己讨论的是“中国”文化。然而很快他们就发现,他们各自提出的内容都是有差别的。即使他们两个都是中国人,他们认为自己所代表的都是中国文化,但那种文化不过是他们各自对于理想中的“文化”的投射,这种投射与他们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是从他们自己各自的漫长人生里带来的一种产物。A认为过年吃饺子是一种中国文化,但是B一生都在某个南方的城市长大,他和他周围的人过年从来没有吃过饺子。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在其他同一种族、同一国籍的人口中相异,还能具有普适性吗?
当然,这两个人也许在协商后,也许会在某一种意见上达成一致。比如他们都同意在中国人当中,“勤劳吃苦”是一种文化。但在十几亿的人口中,不可能所有人都赞同这个观点,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拥有这种理想化的形象。再一次,这种协商后达成一致的“文化”依旧只存在于两个交谈者之间,是两个人共同完成的一种对自身形象的“投射”,而不是全国十几亿人口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
在牛津字典里,“文化”被解读为如下:“某个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包括他们的态度、价值观、信仰、艺术、科学、感知方式以及思维和活动习惯”。这种叙事是危险的,因为我们都知道世界如此之大,人类如此如此复杂、多变,没有任何一个特定的模式可以概括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人的性格、思维和生活方式中的单一性。举个例子,霍尔的高语境/低语境理论和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纬度理论,在我看来就是完全过时的理论。亚洲人保守、尊重集体价值观,追求“高语境”的说话方式;美国人开放、遵守个人价值观,追求低语境的“生活方式”。真的是这样吗?即使在以保守著称的日本,也不是所有人都遵守那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关系;如果文化能够因国境线而异,那么一个跨国旅居者的文化究竟在何处?即使我在一个所谓的“重视集体价值观”的环境里长大,在很多情况下,我依然会优先自己的利益;即使我在一个所谓的“开放的文化环境”里从小长大接受教育,我也可能依旧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人是多变的生物,永远可以改变自己的“特征”,可以随着年龄长大发生思想变化,可能会因为惧怕某种社会规则而改变性格,甚至只是因为累了,“我不想再这么做了”,就可以放弃一种习俗。前几天我刚刚看到一个wb帖子,作者自称是在“高语境”里从小格格不入的人。这篇文章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得到了几万转发。这足以证明有许多人正在反抗这种被施加的同一性特性。只要有人不遵守这种被国籍和种族赋予的“特质”,那么单一性文化的神话就荡然无存。我的建议是,作为人文社科的研究者,让我们放弃“文化”作为集体特征的概念,尊重人在个体中的多样性,将文化视为每个人单独都有的、用来证明自我的所属物。它是每个人自己用来选择与他人是否建立联系的证明,就像身份证一样,在每个人手里都各自不同。当我们在使用“文化”来在国籍、地区、种族、宗教之间隔开彼此时,只会在无意中加固刻板印象,加厚那道透明的、阻碍沟通的墙。
在社科研究中,研究者很难摆脱这种用“文化”来概括所有问题的诱惑,因为这是一个方便的“借口”。当你在研究社会问题时,遇到两个不同的人之间沟通不畅时,用“文化不同”可以很简单地敷衍过去,可以让你避免深入看到里面的更深层次、更复杂的社会关系问题,多么方便啊!当然,有些研究者可能会说,虽然能用来概括一个群体里所有人“文化”不存在,但是用来概括大部分人的行为特质也存在啊,不是有很多人会在某件事上遵循相同的行为模式吗?首先,这种相同的行为模式也许并不是“国籍”的结果,在另一个国家和地区,或许你也能找到相似的模式。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应该超越“国籍”的表象,因为一个护照上的归属并不是导致人们在某些事情上表现相同的原因。举个例子,某个国家的人普遍不遵守交通规则,乱闯红灯。那么,我们能否得出结论,认为不遵守交通规则是这个国家的一种文化?实际上有可能是因为该国政府对于交通系统的监管力度非常低,闯红灯不会罚款,也没有交警会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又或者该国的交通信号灯系统设计有问题,人们等待时间过长,才导致人们容易闯红灯。当一个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却没有付出代价时,这么做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这就是所谓的“破窗效应”,和国籍无关。但我们也要知道,世界上也有不会遵循这种“破窗效应”的人,这一点也和他的国籍无关,只是因为他或许受到的家庭教育、他的行为习惯如此,或者仅仅是因为他以前在另一个地区闯红灯被罚款过,所以不敢再这么干。
Adrian Holliday提到过一个相似的例子,关于伊斯兰女性戴头巾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伊斯兰妇女戴头巾是一种“文化”。如果你把这种文化视为一种区域性的产物,那么他们来到所谓“更开放”的国家就会放弃它才对。但是,许多妇女离开原本的伊斯兰国家之后依然这么做。很多学者会把这视为一种“压迫性的文化残留”,但是如果你采访了那些女性,会发现她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有些人戴着它只是因为这会让它想到家人,有些人戴着头巾,是作为一种对别人嘲笑她穆斯林身份的反抗。女性有选择自己不戴的权利,也有选择戴的权利;她不戴,有时是一种反抗;她戴头巾,也是一种反抗。这一切都是她个体的自由。如果研究者先入为主地把“戴头巾”视为一种“压迫性”的集体文化,那么你就忽略了她作为个体的尊严和价值,你在无形之中也成了压迫她的结构中的一部分。
当然,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或许会简单地把一切归咎于“文化不同”,这样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许多不能理解的事物;但作为一个研究者,你不能区服于这样使用“文化”作为借口来解决冲突背后所有问题的诱惑。研究者的责任是探索事件的真相,而不是轻率地跟随用所有人都知道的“快捷方法”解决悬而未决的事件。当我们在研究两个不同的人之间的“文化”事件时,要抛弃与国籍、种族和宗教有关的先入为主之见,看到这两个人彼此带来的各自的人生轨迹,在那两条人生轨迹之中,有无数的社会与政治结构网络交织在一起。我们的家庭背景,所受过的教育水平,我们看过的电视节目和书本,媒体宣传呈现给我们的形象,我们所处的政治和宗教环境,我们在一生遇到过的所有那些影响我们想法的人,这些所有的东西交织在一起,才影响了我们作为“人”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国籍与种族。
这篇写得很好,如果你对于网络写作安全感到恐惧,感到忐忑,请点开看看!希望它为你带去慰藉和力量
对于大多数人,文章能够指导大家如何自保;对于不幸遭殃的人,文章也呼吁大家共同正视案底与人生的关系。
已经发生的事无法改变,但每一点挽救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绝非聊胜于无。
@mammonyan 看到有人在海棠作者出事后写了这个https://writee.org/userf/zuo-zhe-an-quan-chuang-zuo-shou-ce
对于金额比较危险的海棠作者可能已经晚了,不过聊胜于无吧
这个就叫做color healing therapy(颜色治愈疗法)。
这篇主要在介绍:如果非常抑郁、缺乏精力和行动力的话,可以用鲜亮的颜色布置生活环境……说到这个突然想起之前在豆瓣恐组看到一个是讲,天涯有个帖子是楼主在分享自宅照片,但是里面所有东西包括墙面和窗帘都是饱和度极高的鲜亮颜色(天蓝、艳黄、粉红),有人回复提到说应该去精神病院看看……多年后楼主又出现,提到说那时自己过得非常不好,后来查出了重度抑郁。
虽然被转发在恐组但其实我一点都不觉得恐怖,我倒感觉那可能是TA的本能在尝试精神自救吧。
分享一下雅思特殊考试体验(adhd版)
时间8月17日,地点深圳华强北赛格,类型学术纸笔。
这是邮件申请到的特殊安排和实际对比
1听力考试特制的音频文件,在有需要特定的地方暂停,播放两遍——有,但不如不暂停
2口语有额外的时间——没注意有没有
3阅读25%额外的时间——没有,已argue(9月13日更新:已收到回复,全额退款)
4 写作25%额外的时间——有
5单独的考试房间——有
6 有监督的休息——中间没有休息
入场
不要早到,因为考场人员会在安排完所有人后安排你,还会大嗓门喊“特殊考试的考生”,建议戴口罩挡脸,以防被旁边家长当猴看
入场就被单独带走,单独存包,排在最后验身份贴手环,最后送入单独小办公室考场获得和监考1v1体验。建议阅读写作时候跟他们要耳塞,不然人员进出丁零当啷的很烦。
听力部分:
听力的放两遍方式,是p1放两遍,再p2,同时在第二遍监考员会过几句暂停一下,让你比ok他再继续播,他是估摸着随便暂停的。(香油纠正:按材料上划分的位置暂停的)
评价,暂停还挺打断专注状态的,老实说,不如不暂停。我自己练的时候是p1234全放一遍再放第二遍,因为全网都没搜到是哪种放两遍方式,就随便搞的。
仅就我的这套题而言,听力的填空全都是三个词,风格里比较古早的题也会有,抽到太多最不擅长的听时间听数字。
阅读部分:
坑爹的事发生了,我申请到的是加时25%,但考场没加,按一小时收卷,发下来的卷上也写一小时,最后写得很急。因为我忘了记开始时间,所以也根本没看明白表。ps 考完了和戴着supervisor牌子工作人员说,她说考场已经上报,说neea国内教育考试院的客服会来联系我…
(而后果然没有人联系我,我拖延到出分才写投诉邮件,最后收到回复结果是全额退款,一次自己漏考,一次考点人祸,合计还是交了一份2200获得一个成绩,又高兴了耶✌)
另外P1文章的排版十分逆天,两张纸分四列排版的,行间距十分小,读着非常容易串行,adhd不友好。p1和p2p3排版都不一样。
p1延续剑19的风格丰富了题型。网上说特殊考试的阅读文章会偏长,我不擅长看长度,没有注意。
写作部分:
写作,加时了的确,勉强写完,这是我练的少导致的。
口语部分:
没发现有啥加时,流程没有特殊,和所有考生一起排的。
如果你需要申请特殊考试请查阅官方https://takeielts.britishcouncil.org/take-ielts/book/special-arrangements/learning-difficulties
这里有你可以申请的特殊安排和你需要提供的材料。请注意需要提前至少三个月申请,只能纸笔,且不是所有纸笔考点都支持,具体请邮件谈。国内客服会转到英国处理case,友情提示他们回复邮件时间大约是一周,最好一次问清楚。
死亡/衰老/临终照护关怀相关串
《最好的告别》04
>>>“她的想法很简单。她想要的是一所小小的房子,有一个小小的厨房和卫生间;里面要有她喜欢的东西,包括她的猫、她尚未完成的项目、她的维克斯达姆膏、一个咖啡壶和香烟。要有人帮她做她自己无法做的事情。在她幻想中的地方,她可以锁上房门,控制温度,拥有自己的家具。没人要她起床,没人关掉她最喜欢看的肥皂剧或者弄坏她的衣服,也没有人可以因为过期刊物和杂物构成安全威胁而扔掉她的“藏品”。任何时候她都可以如愿拥有隐私,没有人可以强迫她穿衣服、吃药,或者让她参加她不喜欢的活动。她会做回杰茜,一个住在公寓里的人,而不是一个睡在病床上的病人。“
想起封控的时候看到的一篇文章里写 是面包的名字构成了生活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