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失去孩子时通常是这么哭的:我辛辛苦苦把孩子养这么大,以后我什么都没了;我的人生毁了,没有盼头了;我以后要怎么活啊?还我孩子。
——全部围绕着他自己。
还记得某个女留学生遇害后,她母亲就是发视频哭,字字哭她自己。一段时间后,她才补充了对女儿的描述,干巴巴的“懂事”“勤奋”等几个形容词。回忆女儿全是女儿给她买什么,女儿承诺未来会怎么“孝顺”她。
有个失去儿子的女人,在孩子的学校门口哭喊着“还我大学生儿子”,仿佛怕人家还给她一个初中生儿子。
所以看到航平爸爸写的公开信,我非常感动。这个爸爸关注着儿子的爱好,和他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化。那句“感谢他让我们成为父母”,让我忍不住流泪。
小航平虽然如此不幸地结束一生,但他曾经被无比赤诚地爱过,他也爱过这个世界。
我希望航平的家人能慢慢地走出悲痛,继续他们的人生;也希望这世界上有更多的小孩能像这样被父母关注、热爱和期待。
Dr. Z上周发的阅读材料有一篇2020年Dr. Marisela Martinez-Cola 写有色人种学生在academia里和白人导师工作经验的文章:Collectors, nightlights, and allies, oh my! White mentors in the academy。读到流眼泪,每一个例子我都亲自经历过或者有朋友经历过。 问Dr. Z哪里找的这个文章真的好棒,他说是下一届本州PA的主席发邮件分享的 -- who happens to be a black female。 朋友们,Representation really makes a difference.
链接在这里https://wpcjournal.com/article/view/20275 文章内容我浅浅使用g老师进行总结:
Collector:收藏者通常将有色学生作为多样性的象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指导。他们倾向于在与多样性相关的场合展示这些学生,有时无意中维持了表面上的多样性承诺,而非真正的包容。
Nightlight: 夜灯帮助有色学生导航复杂且常常不透明的学术结构。他们提供指导,照亮可能否则保持隐藏的道路,帮助学生应对在主要是白人的空间中面临的挑战,而不必然分享深层的个人联系。
Allies: 盟友则是深度参与和富有同情心的导师,他们不仅指导,还为其门徒辩护。他们真正关心有色学生的成功,并努力理解和挑战这些学生面临的系统性障碍。
都说到这了,那我要再说:
淘宝上大批进口猫屎咖啡,恳请大家抵制。
猫屎咖啡来源于强行终生喂食咖啡豆给被非法野捕、囚禁在狭小脏污笼子的野生麝香猫。被笼养的麝香猫会出现营养不良甚至被咖啡因影响导致精神异常。比国内的活熊取胆黑产业有过之无不及。
猫屎咖啡号称降酸不苦更香云云不过是玄学,事实上经过适当处理过程都能降低咖啡豆酸度提升香味,而不用特意吃肠子里走一遭排出来的屎。
恳请大家不要买猫屎咖啡!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从心理学上讲邪教和精神控制已经很久了今天再增加一个刚学来的哲学概念吧:有很多人容易被难听、伤人的理论和观点俘获,就是因为人思考时有一个倾向就是受虐狂认知(masochistic epsitemology),认为如果一件事令人痛苦,那它一定就是真相。即错解了“忠言逆耳利于行”,认为“逆耳的必定是忠言”,因而接受伤人的理念。
但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比如现代社会对礼仪的追求,有时会让人难以相信明面上说给自己的话是发言者的真心话。且不擅长社交语言的人会认为虚假、本质上阴阳怪气的批评,比直白的谩骂更加让人难以接受。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现代的刻板控制者形象时常是以“甜言蜜语”的形式出现的:这个思维默认常说美言的人是在“糖衣炮弹(sugarcoating)”,因此更容易是虚伪的人、在操控听话者,而口出恶言的人更加真诚——毕竟如果你不和我建立良好社交关系,就无法从我这里获益,既然你无法获益,那你说的话应该是并无利益交涉的客观批评吧?
但事实上,对于有些刻薄的人而言,口出恶言本身对他们而言就是获益,或者能够让你和你所在的群体情绪低落、创伤发作、停止行动就是获益。
更何况口出恶言未必不能控制人,很多人可能完全明白受虐狂认知的运作原理,让你在痛苦中接受他们控制就是操控你并继而从中获益的一环。
好东西,挂垃圾导师的网站,属于是学术大众点评了,大家多多完善丰富。
https://www.yankong.org/
https://www.rateyoursupervis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