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谁在你家》
https://neodb.social/book/35F7s1jIdDjZXy8HnjKAwx
导论都没看完就看不下去了,看她(or“他”)的文字仿佛又神回了她的课堂,唤起了无数被她爹到和无语到的创伤。非常浓郁的古早博士论文味儿(出书是一点不改呀):理论明明很差还要长篇大段地罗列(而非梳理或综述)理论,同时揣着一颗敏感又脆弱(极有可能还有投机)的心抓着中国特色/本土性不放于是陷入自我东方主义和自我他者化的泥淖——“中国的家庭模式竟然神奇地冲破重重差异”,大家不都在现代化和全球化吗,其他地方(不止“西方”)就没有个体家庭了吗?以及,仅从导论和以前读的她的论文来看,她真的没有“灵气”,阎云翔那本还是别人翻译的都比这本更有灵气(且阎也不算有灵气的那类学者)、更像中文。我甚至怀疑这个选题也并非出自她的学术嗅觉,而是她恰好处在00s的上海+复旦早年家庭社会学的余荫+她的恋爱与家庭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