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首页在聊入党的事,我就想起这条了。当时的我可只有十几岁,甚至还是个粉红,只是凭着那么点朴素的直觉(可能还有点反骨)觉得你共不是好东西。甚至大学的时候,看到整个寝室都在折腾入党的事我也没动过一丝念头。一些人到底是为了揾食还是想从你共那里得到本不该属于你的好处,在这跟网友争一万遍也改变不了,做了什么自己心里清楚
关于新技术冲击社会造成失业的一种常见辩护论调是,“会制造新的岗位”,于是无须担心。
这是一种特别草率的论调。
随便列举一下这种论调所存在的问题。
1. 忽视了年龄歧视问题,特别是35危机的问题。如果新的岗位依然是年龄歧视的,那么这种辩护就是无效辩护。在一个充满年龄歧视的就业环境里谈新岗位,就显得特别幼稚和滑稽。
2. 没有比较岗位数量,只是非常大而化之地提了一嘴新岗位。1个岗位也是新岗位,1万个岗位也是新岗位。不比较数量,只看性质,没有意义。
3. 忽视了新岗位的准入难度。新岗位难道对全体人员平等开放吗?25岁人的竞争力和45岁人的竞争力,是一回事吗?如果不是一回事,如果在开放程度上非常不平等,那么所谓新岗位对这些被挤掉工作的人来说,就只是大饼。
4. 忽视了转岗的成本问题。确实,AI 等新技术冲击旧岗位的时候,带来了大量高新技术岗位。但转这些“新岗位”,要花多大成本,算过吗?如果无视成本,那么对那个被丢掉工作的人来说,竞选总统or扫大街,都是新岗位。当算法工程师or送外卖,都是新岗位。
按照这种无视转岗成本的思路,社会上根本不会存在那么多快递、外卖、网约车,根本不存在2亿灵活就业人群,而应该是高新技术行业年轻人被大量大龄人员挤兑地找不到工作。而实际情况如何呢?
5. 没有比较旧岗位数量的减少速度和新岗位数量的产生速度。小学级别的应用题,一个水池一个进水口一个出水口,小学生都知道,要关注两个水口流量差别如何。
综上,这种论调只简单讨论了岗位的“新”,却根本不愿意去讨论“被失业人群转这些新岗位的可行性”,以至于显得特别潦草、滑稽和一厢情愿。
以上只是2分钟内想到的很一般的观点,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令人震惊的是,这么显而易见的观点,这么明晃晃的点,居然会被一个个无视掉,居然能堂而皇之地提出“会制造新的岗位,于是无须担心”。这种对社会令人震惊的无知,对特定人群其处境令人震惊的无视,才是最令人震惊的。
又看到这人多号发一样的评论骚扰辱骂陌生人。列一下我知道的账号列表方便复制,,,
大号(屏蔽广告):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这个已经被呜呜停用)
同名小号(搜 sartic 就会出来,不用一个个复制 i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已被停用)
[email protected] (已被停用)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342cd04fa7f0117d1411cec978df490fd9e7c1b44c6548b5db86342d25dfe5e8@mostr.pub
叫其它名字的小号:
云珠
[email protected](已被停用)
NBSNS 官方账号
[email protected] (已被停用)
云云
[email protected]
Vsinger_小冰
[email protected] (已被停用)
CloudTalk Relay
[email protected]
个人实例:
fedi.77234399.xyz
sartic.yz666.eu.org
activitypub.yz666.eu.org
中国人的命从来就不是命,自古以来的史书已经表达得很明确了。那种封建社会视人命于草芥的思想早就根深蒂固传承千年。
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也是,读书中举,方能当人上人,把别人踩到脚下摩擦。要想要民主自由,确实第一步得放弃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想治病,先得撂翻了那些老中医。
今天去陪床,和长辈聊天,她经历过残酷惨烈的文革,我说你真的了不起,我一定活不过那个时代,她用一种略带鄙夷的语气说对,因为你受不了一点委屈。
我对已经自洽的地方无论亲人怎么评价都并不会生气,除了因为她的评价对我不重要,更多的是我其实将这鄙夷当做她对时代的不理解,也当做对我的褒奖。
其实还挺有意思的,我应该是家里唯一一个和试图管束我的亲戚正面争吵过的,而他们待我像对客人一样疏离又友好,甚至连劝诫都是温和的。
我对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态度其实一如既往,我所有的恨和愤怒都来自于别人的“管”,我不要受这个委屈,如果能积极改变,那就抗争,大到和人吵架对抗,小到尽最大努力不配合核酸。如果毫无希望,那就直接逃走,大到努力学习离开这个国家,更换写作语言,小到放弃这个世界。
我知道世界在缩小,但我永远要向自由更多的温暖河流游。
刚才刷到一则短视频,找瓶盖子的功夫App刷新了找不到了。就大概说一下吧。玻璃瓶盖里面的密封圈。以前都是白色的,含有塑化剂,也就是环境荷尔蒙的一种。接触油脂的时候会析出。现在有一种蓝色胶圈的(blueseal),采用新技术,没有塑化剂,更安全,但一般只在有机食物的包装上才见得到。
我又检查了下家里玻璃瓶,大多数都是白色的。🥲那以后用的时候要注意了,尽量不接触到食物,尤其是含油脂的食物。
👇🏽是一则关于两种胶圈的德语文章。
https://utopia.de/ratgeber/schraubglaeser-warum-der-blaue-ring-im-deckel-wichtig-ist/
画完这张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