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elab
妙鲜包为什么不理我
真普选。
今天看
明天看
还有个跑路的好处我还没说 就是以前在国内身体真的很疲惫 是的确实我每天得七点起床去上班 然后我每天上班路走到地铁就是在默念给老板上坟给老板上坟 即使我们老板是个不错的人 又确实是个有能力的人 但我不说上坟我真的很累,然后周末我一定要睡到九点才有点清醒 躺到十一二点才会起床。
出来之后每天就是用不完的精力,当然跟刚来的时候日照长有关系 晚上九点天还亮着,但我几乎再也没有周末赖在床上的习惯了,今天凌晨四点被喝酒的宿醉感搞醒 五点多眼睛蒙上丝巾继续睡 睡到八点半居然清醒了。
而且事实上 在最近天气回暖之前 我都还没有培养好持续的锻炼习惯,我甚至还变胖了一点,所以可以确定的说是芬兰整体的气候环境社会环境或者空气或者植物在帮助我健康。
分享一些如何搜索海外硕博岗位的经验
@runrunrun
btw 其实还有学术润小组(开起来之后就沉默了(。 如果有想发在学术润小组的也可以圈这个: @PhDandRun
以下针对的可能更理工一些,但也有普适的情况……唔,大家各取所需吧!
- 首要考虑的就是目标院校/科研机构的招聘页面,以及导师的个人主页。
- 如果不知道怎么找目标院校,就去看本领域顶会都是哪些学校、哪些组在发。如果领域很大,比如AI,可以细分自己的研究方向再去找。
- 推特关注本领域热门研究机构,还有热爱说话的researchers。很多researchers非常喜欢转发PhD和教职资讯,也是他们social的一种方式。
- 但不推荐DM勾搭,不太正式,除非researchers说欢迎DM。
# 账户和网站
推特:可以搜一下那种10k+ follower的专门转发职位的账户,有些是以领域分,有些是以地域分,很有用。举例我本人fo了@ phd_positionsdk ;@ ResearchGermany;等等,还有各种我们领域的机构账号。
网站:
关注本领域的全球学术招聘页面(举例:美国数学协会搞的数学教职招聘页,非常多大学用它打招聘广告:https://www.mathjobs.org/jobs);
或者一个地区常用的招聘网站(举例:欧洲和英国很常用 https://www.findaphd.com/);
或者直接你心怡的学校/机构的招聘页面。
# 各国政策
我不是每个都了解过,只提供一些总结性的,可以去看的。
英国:global talent
澳洲:GTI(很卷,排期长)
加拿大:BCPNP-IPG,安省也有类似的
美国:EB2A
具体哪个签证感兴趣的可以搜搜。
# 其他
早点了解你的领域的科研流程还是挺重要的。但可能大家在比较起步的阶段很少有科研机会,那么本科生就好好利用在校的资源,多多和学院的老师social,咨询能否去实验室实习。硕士的话,就是狂写狂发,或者好好学习拿高分毕业论文,GPA或pubs总要沾一项。
啥也不沾也不用灰心丧气,如果你很坚定要润也要科研,那就找RA,找实习,找研究所的工作。
其实感觉学术润的成本多少有点高,而且润之后也很难躺平,拿卡之后也要继续奋斗,拿tenure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是不是就很漫长。如果不是对研究很感兴趣的话,或许也可以再衡量一下。
现在国内各大app强制显示IP,可能有的网友还是没意识到严重性,在这里提醒一下:
国内几乎所有app都是用手机号/微信等注册的,而你的手机号/微信都是直接绑定身份证的,说是实名制上网并不为过。即使你没有在app内完成实名认证,国家也是有规定后台强制实名的(所谓的“后台实名前台自愿”)。
如果你开了代理,反而会暴露自己使用了“违禁软件”,网警找到你,你都没法辩解。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机场(VPN)已经开始审计微博,因为如果你被叫去喝茶,机场会暴露,损失极大。同时开启全局代理对你自己而言也没有任何保护作用。
在我看来,显示IP的操作对言论自由的影响之大,是远大于审查敏感词这类的行为的。虽然之前也是实名制上网,但至少还有层假象,现在就是明着告诉你“如果你乱说话,我可是能直接到你家找到你的哦”。
大环境一天天收紧了,大家要注意安全。
关于移民,之前所写过的所有内容。
我之前说过我很少直接鼓励人移民,但因为最近这个事是被讨论最多的一件事,所以也就多说了几句,提供一些信息仅供参考。
移民这件事最主要的一个考量是,它不是单纯把你直接从这里空投到了国外,你所有的一切生活环境完全没有变化。它意味着一种重新开始,重新开始就是你重新出生一次,所有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需要重新学习,在这个社会里你是一个文盲,你是一个幼儿园刚毕业的朋友,你和他们唯一的区别在于你会用谷歌翻译,你需要学习小到垃圾如何处理,大到不小心上了法庭怎么办方方面面的事。我之前说的「拥抱陌生,拥抱恐惧,拥抱重新开始」这几点,虽然只是几个字,但是每一点都足够在陌生异国他乡的环境里击垮一个人。
除此之外,你要真的想明白促使你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什么,这件事的成本很高,无论是经济成本还是时间成本,这件事不是单纯做一个去北京上海打工的决定,成本很高也就意味着一旦你发现好像并不如你的意,那么后退的代价也非常大,大部分时候你可能无路可退。但是你想明白了原因,也就意味着你也想明白了这件事值不值得你付出这么多代价,人所做的一切选择都需要pay the price,你付出的这些东西换来的这个结果,之于你个人而言到底值不值。
想明白了这件事,如果你的答案仍然是肯定的,那我肯定不会劝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自己有自己动手的能力。你想,你要做的事情是人生换个环境,这么重大一件事,你不可能只靠问别人来获取信息,那出了国之后你要问别人的东西可真是太多了,不能桩桩件件都问。需要做的事情是学习,从现在开始进行学习,不单只是学习专业知识与语言,还需要学习如何在一个异国生存,这件事蛮难的,需要很多时间与精力。
就我个人而言,我个人的原因是,我希望看看更大的世界,我希望生活在一个平等的社会,我希望个人的尊严不会被随意剥夺,我希望我能够监督政府的权力,我希望我能够自由地做一些事情,我的确付出了很多代价,但是这些代价我接受。
——
上一条关于德国工作的我微博大概总结一下,收到最多的提问是:XX专业好不好找工作?/文科找得到工作吗?因为我个人不是对每一个行业都了解,所以也只能给一个笼统的回答。我个人的建议是,就某个专业好不好找工作而言,你需要先考虑这个专业在中国是不是好找工作,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是跟机器还是跟人打交道,是跟市场还是跟企业打交道。如果是,那么在德国也是,都是工业国家,大概也不会差太多。你只需要考虑,把中国机器换成德国机器,把中国人换成德国人,你应付得了吗?把中国市场换成德国市场,把中国企业换成德国企业,你足够了解吗?你的技能专业水平够吗?如果够,那么就找得到工作。
至于文科找工作,就业难不难主要是看岗位需求和你掌握技能的匹配,从这点讲,许多文科专业在学校里没有提供一些实际技能培训,不过一些软实力也是招聘时考虑的因素,如果想要找到工作,建议提前两三年浏览招聘网站,看招聘网站上所写技能要求,然后在这两三年里尽量自己学习,能够有两三门课程培训作为证明,大概如此。
考虑好这两点,然后想一想自己要做什么,有什么就业的前景,再去看一看glassdoor,indeed之类的招聘网站,去看一下自己的履历,技能,匹配度,哪里够了,哪里不够,如果都没什么问题,那么恭喜你,可以考虑开始着手准备了。
——
其实在我这里很多人和我谈论最多的就是跑这件事,我很少直接鼓励一个人讲:「跑吧,外边的月亮很圆,什么都好。」其实并不那么圆,但还有一些事情可能比月亮圆这件事更重要。我认为跑不跑这件事看个人,你要权衡,不单是为了物质生活,还有一些精神追求,自由对你有多大价值,值不值得你去放弃一些东西,放弃熟悉的环境,放弃亲朋好友的陪伴,去拥抱陌生,拥抱恐惧,拥抱重新开始,拥抱自由。如果可以,那么再考虑计划,你有多大的能力,能够承担多大的成本,能够吃多少苦,最终换来的一切值不值,这一切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计划,不是简单一句,润了,之后就润了。我认识的所有跑了的人,都是在水还没开刚有点温时就下定了决心,准备了数年,最后还是跑了出来。这件事需要一个长期的计划,值得一个人好好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