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也不明白 笑也不明白
摘一些不明白播客。
「我身边也有崇拜毛泽东的同学,叫他教员。我叫毛泽东腊肉,他就把我拉黑了。」
「我现在的生活很割裂,我的交际圈已经基本上全是美国人了,和我保持联系的中国朋友并不多。联系也像是和亲人联系的那种,默契的知道什么话题不去触碰。我也渐渐发现在我的英文世界里,我愿意表达,能被听到,也能被尊重和理解(在我的日常圈子里是这样的,不代表全部)
于是我在英文世界里得到的优质交流和链接越多,就越提醒我在突破文化和语言壁垒之前,我的世界是有多匮乏,多沉默。这种认识让我绝望,如果语言是牢笼,血缘是枷锁,那我这辈子也逃不出去会讲中文和当一个中国人的命运。但现实是在这个语言世界里,我们即使心知肚明却也没有办法沟通,即使看破一切也只敢用无穷无尽的隐喻打暗号。
我想可能天安门的时候,中国最聪明又善良的人要不走了,要不死了,要不明哲保身。想到我还在国内的家人和朋友们,我又想让他们永远别去看透一切。看破却要永远深陷其中听起来比我现在的处境还糟糕一万倍。
我想不明白这个民族的文化和语言的未来在哪儿,我不知道我们能真诚的建立交流和链接的空间在哪儿,我不明白一个个体在一片绝望中应该如何处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2024更新一下更安全方便干净的猪油去味方法:
萃取:
猪油块加等量或更多的水煮开,期间不断搅拌让油水接触更充分。煮开半分钟后撇出上层猪油,把水倒掉,异味分子会溶解在水里。猪油倒回锅里加开水/热水重复上述流程,萃取2-3遍效果更好。
去除水分:
萃取得到的猪油里面还有不少水分。下一步是去除这些水分,我们要取一点玉米淀粉(或者其它淀粉)加水溶解,把淀粉水加进猪油里一起加热。淀粉受热吸收水变成胶状物质,就可以捞出来了。用淀粉水可以最大程度防止水油混合物暴沸/飞溅,而且很干净不会产生油烟,清洁友好。
加热和赋予味道:
加热去除水分的猪油可以进一步去除其中易挥发的异味分子,留下的就是纯净的猪油。这里还可以加洋葱/葱/姜/芹菜/香菜/红葱头等芳香蔬菜,让猪油的味道更丰富。蔬菜不用炸很久就可以捞出来,炸久了会有更浓的焦糖味。剩下的猪油就可以冷却捞出备用了,放冰箱里可以保存一周左右。
—————— ฅ՞• •՞ฅ ———————
英国超市的猪油(lard)味道像在你嘴里开了个养猪场。上周做虾饺在货架前纠结了好久还是决定买它,回家试了下去腥的方法,效果还不错。只需要一口锅和一点香料(附原理):
lard加等量的水,一点葱姜洋葱芹菜(这四种有什么放什么最好都来点),也可以加一点酒,大火煮直到水蒸发干净。转小火把香料炸至金黄捞出,剩下的就是很香无异味的猪油啦!这样熬出来的猪油颜色略带金黄,如果想要雪白色的猪油,香料只放姜片就好!
原理是猪油里面的异味分子(脂肪酸,醛类)比猪油脂肪更容易溶解于水,同时更小更容易挥发。加水煮的时候这些异味分子会溶解在水里并随水汽蒸发离开,炸香料则是为了用香料味掩盖残余的异味,并且在高温下让这些分子进一步挥发。
(又是extract又是evaporate的,感觉是专业最有用的一次笑死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每年圣诞电影推荐翻来覆去都是那几部🤷♀️,所以我列了几部相对小众但口碑不错的电影,都跟圣诞相关,适合明后天消遣。
恩斯特·刘别谦《街角的商店》1940
黑白,爱情喜剧。笔友奔现过程中发生的趣事。设定看起来俗套,但展开别出心裁,男女主也一点都不像模板。
弗兰克·卡普拉《生活多美好》1946
原片黑白,但有彩色版。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几十年的生活,有幽默也有感动。影片肯定了道德和生活的意义,但没有太重的说教意味。特别适合全家老幼一起看。
比利·怀尔德《桃色公寓》1960
黑白,爱情喜剧。美国普通小职员的公寓内发生的一系列滑稽又温情的故事。剧作异常优秀,笑点密集,情节和结构的安排堪称经典范例。
今敏《东京教父》2003
彩色,动画,喜剧。三个社会边缘人物意外照顾小婴儿的故事。今敏作品里最温情的一部,但想象力和表现力不输给其他几部。
高雄统子《圣哥传》2013
彩色,动画,喜剧。耶稣和佛陀来到日本度假的故事,情节简单温馨又脑洞大开。接受不了恶搞宗教人物的观众请绕行。
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幽灵马车》1921
黑白默片,特别推荐给喜欢“考古”的影迷。自我救赎的故事,不太轻松愉快,涉宗教问题,但它的叙事手法和表达方式启发了后来的影片,质量非常高。
我自己的三个班,每个班都有1、2个抑郁的学生。有些是休学了一年再来上课的,有些是仍然在吃药的。开学第一个月,就有抑郁症的孩子,一个女生,在自习课上崩溃大哭。因为她坐在一个“交通要道”,另一个女生要从她边上过让她让一下,她没听到,对方就骂她“贱人”。她的手臂上全是密密的小刀印子。
是这样子的,“贱人”是我听到的,学生中间最经常骂女生的话。
另一个班的,休学回来的抑郁症男生在检讨书里写觉得人活着“没劲”,“没意思”。(天哪我可太能get到了)
我在我的课上经常谈心理健康,不是直接讲,而是讲人生的价值,或是“人为什么活着”。讲了西绪福斯推石头,再谈加缪的那篇关于人为什么自杀的文章。还谈过一次学生为什么会因为玩不到手机,没写完作业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跳楼。(我认为是孩子感到自己在小事中感到尊严丧失或是作为人的价值感消失,而非那些事本身)也请同学自己谈谈自己的崩溃时刻。
讲了几次之后觉得学生好很多。至少那个女生手臂上的小刀印子一点点消失了,男生每周写周记给我。他的周记称得上是很有灵气,是大人写不出来,只有青少年才写得出来的那种。
有时会编一些走出阴影的鸡汤故事鼓励学生(我有一个朋友),学生就问我,为什么我会认识这么多抑郁的人。为什么?我回头想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我太希望我十几岁的时候有人可以跟我说这些,有人可以无条件鼓励我,解答我的问题,告诉我“不如何如何也可以”。
#做一些微小的工作
《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世界上为什么只有四个考公大国》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03145.html
公务员只是一种工作,考公当然没有问题,但一个国家成为考公大国,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背后都有社会问题存在。有俄罗斯学者曾经说过,世界历史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现代化模式,一种是“以人为主体的现代化”,另一种是“以人为代价的现代化”。在后一种模式中,“体制内”会被视为最靠谱的职业,因为政府是最大的雇主,甚至是唯一的雇主。
...
@board 过年期间我和朋友打算去韩国玩一周左右,目前还没有确定行程🥺初步想在首尔和济州岛各待几天。请香油们给我推荐一些有趣的店或是漂亮的风景,谢谢大家
刚说到建国初苹果在国人眼中还是稀罕水果,是因为我们现在吃的都是欧系苹果,它的的确确是舶来的。现在的欧系苹果祖先是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又叫赛威氏苹果、绵苹果)它自西传播成了欧系苹果;自东就是中国本土的苹果属水果,比如沙果、海棠之类。其中沙果又俗称花红,古代叫做柰、林檎,口味还行,就是比较小且不能久放,属于桃李之外的小众水果,海棠自不必说,也是外来的很早就引入中土了,观花远胜于吃果。
直至清末,欧美传教士带来了欧系苹果,最早就种在山东,欧系苹果才渐渐为国人熟知,苹果这个名字也很晚才出现,借的是佛经里“萍婆果”这种神圣植物,当然苹果大规模在你国种植和食用也是建国后了。现在大家觉得苹果就像自古以来的本土水果一样,其实可能还没香港开埠历史长,真是健忘的人民啊!那种说一堆柰的历史,其实是偷换概念,有故意抹去了现代苹果是欧系苹果的,或刻意强调新疆野苹果就是中国的,都很可笑。
和餐馆一个印尼华人厨师聊天。他1995年生,虽然离雅加达反华屠杀还有三年,但其实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出生之前反华行动就已经很严重了。“我的家乡在小地方,大城市会更多。”他说他所有的身份证件上只有一个英文名字,没有姓,名字也是很常见的英文名。“印尼很多人都只有一个名字,没有姓,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为什么,但我爸爸说,当时为了保护家里孩子的安全,只给起名字,把姓隐去,怕被人认出来这是华人的名字。”他姓李,叫成华,只有家里人会这么叫。
后来他来了新西兰学西厨,毕业之后努力工作,就这样留下了。他脾气挺好,我没见过他生气红脸,最忙的时候他总是说“不要慌,听指挥。”他也没有很多厨师的坏毛病,比如对其他员工颐指气使。他经常帮我拿东西。我说员工餐好吃的时候他会很开心,我有时说盐放多了,下一次他做员工餐,他会专门来问问我有没淡一点。
聊天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印尼有六百多种语言。我有时为自己的“大国心态”感到羞愧,世界上不是只有中国和美国,不是只有总在新闻里出现的国家,不是只有中国大陆的华人是华人。中国人的离散是离散,而其他种族的离散也一样值得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