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Radiation Brain Moms and Citizen Scientists》
https://neodb.social/book/7Z9K86qZluuTV7E6IEA5jG
极其工整的社会学写作。福岛核泄漏后日本母亲如何在新自由主义、科学主义和后女权主义的三重意识形态影响下以科学之名进行行动,而“非政治”的科学又如何限制了政治与变革的可能——所有人和机构都在downplay核污染的叙事,但同时作为最容易被边缘化的公民和保护家庭的frontier的母亲在焦虑、行动和遭受惩罚。放在其他时候读可能最多四星,但在当下极有对镜自照之感,哪怕在十年之后不同的国家与社会,我们却仿若在经历同样的灾难过程——灾难并不是过去,好像我们在往前,但如果不反思过去我们在朝哪里走呢?朝新自由主义走吗?一定要思考和反思,不然下次灾难来临时我们仍是可以被抛弃的bare life。
读过《凯列班与女巫》
https://neodb.social/book/15tdERrWtxin50R4yrlNJv
以妇女、身体和再生产为核心,重写了马克思影响下已成定论的资本积累的近代史。资本主义绝非进步,也绝非历史的唯一可能,关键是镇压的权力/暴力如何在资本积累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帮助资本主义扼杀其他可能性从而确立统治。intro骂马克思和福柯骂得太好了,看得热血澎湃,也能感受到深刻的现实关切(全球南方x劳工x妇女);种族(后殖民)与性别的交叉尤其是其间的coherence也非常精彩。最大的问题可能是论证上太多地方观点先行以论带史了,which也是女权主义研究经常被质疑的地方(但Federici真的很严重)。反感所谓的“补全《资本论》缺失的女性视角”之叙事,大家不过都是partial truth罢了。
读过《风险社会》
https://neodb.social/book/1A3ND5GeZwgkjbHMBMvTXV
极其灾难的翻译。你连忠实地直译的能力都没有(抛开社会学理论功底不谈,最general的翻译能力都很糟),哪来的自信捣鼓一些有的没的的文采来炫耀自己的中文水平啊?啊?
读过《谁在你家》
https://neodb.social/book/35F7s1jIdDjZXy8HnjKAwx
导论都没看完就看不下去了,看她(or“他”)的文字仿佛又神回了她的课堂,唤起了无数被她爹到和无语到的创伤。非常浓郁的古早博士论文味儿(出书是一点不改呀):理论明明很差还要长篇大段地罗列(而非梳理或综述)理论,同时揣着一颗敏感又脆弱(极有可能还有投机)的心抓着中国特色/本土性不放于是陷入自我东方主义和自我他者化的泥淖——“中国的家庭模式竟然神奇地冲破重重差异”,大家不都在现代化和全球化吗,其他地方(不止“西方”)就没有个体家庭了吗?以及,仅从导论和以前读的她的论文来看,她真的没有“灵气”,阎云翔那本还是别人翻译的都比这本更有灵气(且阎也不算有灵气的那类学者)、更像中文。我甚至怀疑这个选题也并非出自她的学术嗅觉,而是她恰好处在00s的上海+复旦早年家庭社会学的余荫+她的恋爱与家庭脑。
读过《私人生活的变革》
https://neodb.social/book/5RVDN0NEGHT9POUgSMTvj6
我错了,前面一直觉得阎俨然是一种上一辈和治理者的视角,很喜欢站在道德高地上毫不掩饰地表达对道德滑坡的恐慌并“敲响警钟”,结果最后的批判还是直指国家而非个人或那一代人(比项飚勇敢多了!)。田野扎实,可读性高,在socialism的政经背景下勾勒出性、爱、婚姻、空间与隐私、代际关系和生育等家庭私人生活诸多方面的社会历史变革。但总觉得差了几分民族志的味道(尤其是很多结论的推出还是有些轻佻),并且总是喜欢像(中特)社会学那样非得创造一些不够成熟也没有必要的概念(无公德的个人),但离了这些概念本书的解释力就会差一分一毫吗?
看过《乐土》
https://neodb.social/movie/39BESswgKzi1VoyMX10CRK
男性气质危机与queer & women power之间对比张力拉满。尤其喜欢Biba骑车时Haider靠在ta身后的那个镜头了,such queer power!
看过《家乡的消息》
https://neodb.social/movie/1UpQuY1OAFbPFNRht0nVUZ
以为不在场的人原来一直都在,一直在场,一直流浪
看过《长夜绵绵》
https://neodb.social/movie/7HDiVwYlUOlzEXFKlIb0P8
我们见面,我们分离,我们奔跑,我们跳舞,我们亲吻,我们相爱。最喜欢那位lady被问到你要跟谁走后谁都不跟着走的那一幕,“我看见了两条路,并在它们之间开辟了另一条”。
看过《蜘蛛侠:纵横宇宙》
https://neodb.social/movie/6TvJKU2rJ5SoJSeTLwdDdv
看过《芭比》
https://neodb.social/movie/2Wv4wI4vD9A2xKldfm6bVN
我能理解但我拒绝最后给男的当心灵导师做情感劳动的片段
看过《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
https://neodb.social/movie/26Y7dQu9mDRuEGPM5FpfBd
喜剧部分好过警匪和家庭温情部分太多,最爆笑的时刻是发现家豪的演员是炎亚纶。在后同婚时代,导演却依然执着地呈现一个对结婚成家十分执着并且除此之外其他方面都有趣太多的男同主角(甚至让角色本身显得有点割裂),未免有些过时和无趣。
看过《星条红与皇室蓝》
https://neodb.social/movie/4cV5E31SW1lwtiYBkQrtyo
八股文式的耽美甜文,每一步剧情发展都能猜到但还是齁甜。一切的荒谬都因其处于耽美的场域而变为梦幻。关于出柜与身份的那一段鸡汤虽然浮浅但也与电影本身的轻快定位相融洽,且必然如同此前的耽美文学一样会帮助到那些尚处在性别身份探索之旅开端的酷儿。最喜欢的是作为耽美电影为其他性别酷儿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并且其中的女性都格外的pretty和supportive。遗憾的是英—美的二元呈现过于刻板印象和无趣。
读过《静寂工人》
https://neodb.social/book/1YqDujdfZZvVsNGclKC2Et
轻盈灵动的写作,(越往后越)沉重致郁的民族志。在当下读尤有对镜自照之感,基隆与我们“不过是历史时序上的不同而已”,“那些被同情怜悯的究竟是谁?又将会是谁?”
读过《亲密的分离》
https://neodb.social/book/18iuJalxbM1NalUhTfmIy3
聚焦离婚,考察了传统与现代(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如何互动从而影响00年代日本人的婚姻与亲密关系乃至更广泛的日常生活。阅读体验很愉快(主要是读起来很顺畅),尤其是intro初读时非常激动,虽然最后读完发现主体和结论部分都归于稀松平常了。也即长于政治经济学分析而疏于对日常生活的深描和分析,尤其批判反思力度显得不够。文内注中英文夹杂但文末参考文献全是英文,希望再版能改进。
读过《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
https://neodb.social/book/1xAe5wdaznn7dG6kz9CEEJ
黄盈盈sexuality研究二十年的“反思与沉淀”,也确实如正文结语部分所言,“诚意可嘉,又不避瑕疵”。导论很有野心,也是很好的文献综述。主体部分参差:跨国一章最好,直接po出了审稿意见及回应,把打开“黑箱”进行到底,会议政治一章同理但结构有点松散;跨性别一章提供了一个生动的顺直人做跨性别研究的灾难现场;情欲身体结得太过仓促,意犹未尽;结语部分也总是差了点意思。附录二真是令人向往那些good old days啊,对于圈内人而言勾勒出了一份十年间本土性别研究与政治的脉络,并预言了后来几年部分人的命运。那些会议哪怕只是一场“大家在一起”的狂欢就已足够了,只是如今连“大家在一起”的机会在此地也已不可得,有的在里面,有的在外面,有的成了学术明星/中坚,有的功成身退,有的苟延残喘,有的已成历史。
读过《医学人类学十二论》
https://neodb.social/book/1M8arMJkC6xuvclCFf4xgj
本质是难免零散空隙的论文集,但得益于朱老师多年来始终深耕对生殖的研究,依稀可见一条清晰的主线以及一些因自主探索或不可抗力产生的杂音(但这种空隙与张力本身也是人类学的魅力所在)。第二部分尤其精彩,同时清晰地勾勒出理论脉络和呈现民族志数据,文字和她的为人与教学一样温暖、敏锐和inspiring(难以想象没有她我这大学究竟读了个啥)。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会是简中最好的赛博女权主义与生殖的医学人类学研究文本。我爱她!
读过《故土的陌生人》
https://neodb.social/book/0y7opVcUCVEQQeBILyX0si
可能因为不在美国的文化语境内而得以部分地抽离,获取新的知识与常识一般了解路易斯安那中下层和底层人的日常生活,非常自然地接受而非感到已有的常识与偏见受到猛烈冲击,只是不时(尤其是后半部分)会因书中人的失去、遗忘、愤怒和悲痛而感到(各种意义上的)难过。感觉对跨越同理心之墙这一过程本身的呈现还是太轻飘飘了(也可能是她确实很幸运),最后的呼吁倒难得的不太口号式(虽然我始终质疑这样的学者式呼吁的真正功效)。最惊叹的反而是Hochschild的研究设计,老道而一气呵成,尤其是用环境问题作为锁孔剖析政治(情感)问题,深层故事的使用倒觉得不太make sense,本书里好像只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另一种形式。btw,第二部分译成“社交”领域感觉还不如“社会”领域。
读过《快乐上等》
https://neodb.social/book/34zsqLLqYzfGuiHHMv2AMJ
不乏“选择缘”“羁绊的两面性”“预测误差”这样的启发性表达和带来阅读爽感(尤其”快感与性爱”一章)的金句,但总体言确实是不算愉快的阅读体验。跨时间、跨文化、对谈本身的语境碎片化并且高度嵌入于311大地震语境的本书恐怕本士难以作为一个真正导向“快乐上等”的行动纲领,只是进一步完善业已相当“安全化”(本书也不例外)的简中的上野谱系学罢了。不时会因为“处女丧失作“学生运动中暴力学生”这样的表达而眼前一黑,不时又会因为谈话中对他人如环保女性主义者(环保女性主义者究竟是自己使用还是被赋予了了“妈妈”这个称呼? )和发户简单粗暴诊断(尤其上野粗暴地都不像社会学家了)而眉头紧锁。汤山给人的感觉就很新自由主义啊,虽然她俩都在批判这个东西,上野侧不知道是真的这么想还是像应付全嘻嘻一样变得”包容”。
Gender queer and femin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