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一个插件,分享给不想在电脑上下载微信且无法登陆网页版微信的朋友。
看顶刊故事会,收获到了虽然是常识但是终于有理论支撑的一个小知识:长时间的自控容易造成精神疲劳,从而影响情绪和各种表现力。
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的自我控制可能包括类似的场景,例如:
1. 长时间处理工作任务时,避免分心,保持专注。
2. 长时间应对社交场合,保持礼貌并压抑可能出现的消极情绪。
3. 控制自己不去吃高糖或高热量的零食,尤其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需要保持节食状态。
这些行为都涉及大量的心理资源消耗,如果时间足够长,可能会导致所谓的“自我控制疲劳”或“认知疲劳”,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情绪稳定性和决策能力。
长时间的自我控制会导致心理和神经的疲劳:研究发现,经过约45分钟的高强度自我控制任务后,参与者的大脑前额区域会出现类似睡眠的慢波活动。这种“局部睡眠”现象表明,即便人在清醒状态下,大脑的某些区域也可能因疲劳而进入类似睡眠的状态,从而影响认知功能。
自我控制的疲劳会影响社会行为:随着认知疲劳的增加,参与者在社交任务中的行为变得更加冲动和具有攻击性。例如,在经济博弈游戏中,疲劳的参与者更倾向于采取激进行为,而不是合作行为,且在公共物品博弈中,他们表现出更多的敌对和恶意惩罚行为。
“局部睡眠”可能是自我控制疲劳的生理基础:论文提出,所谓的“自我控制资源耗竭”现象(也叫“自我耗竭”)可能是由于大脑特定区域的“局部睡眠”所致。尤其是与执行功能和自我控制相关的前额区域,当它们因长时间的任务而累积疲劳时,就会进入一种睡眠状态,导致自我控制能力下降。
自我控制耗竭是动态的:自我控制的耗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二元状态,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影响程度取决于任务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因此,自我控制的疲劳可能会因不同的人、不同的任务而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总体来说,这篇论文的结论揭示了长时间自我控制对大脑活动及行为的影响,指出了在面对高强度自我控制任务后,适当的休息和恢复是至关重要的,以避免冲动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epub/10.1073/pnas.24042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