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跑了市政府為的就是這根柱子~
地震完後跑回老家看了一下家裡,結果看到這柱子裂成這樣,趕緊問結構技師的朋友,究竟這種狀況該怎辦
幸好朋友很nice的讓我知道,要去找建築物的原始結構平面圖和結構計算書,如果找不到可以去市府申請,專業的人才有辦法下結論~~
在弄了兩小時後,原本以為要很久才調閱到的1994年完工房子的結構圖,居然都完全電子化了,瞬間可以印出來。
趕緊請朋友看看,結果... 幸好這根不是真柱子~~ 算是鬆了一口大氣,弄半天換來心安,真是寶貴一課。
除此之外還獲得的經驗值:
- 一樓是承擔所有樓重最高的,通常結構就是會看一樓狀態來評估
- 地震通常低樓層尤其一樓壓力最大,但修繕和鑑定常常變成他的責任,不大公平,如果碰到因地震等造成的結構屋損,應找全棟住戶一起分擔
- 鑑定也只是鑑定而已,沒辦法解決任何問題(如果有問題的話),因為後面還有補強等施工,更貴更恐怖,一定是整棟大樓的事情。
再次感受到出外真的靠朋友...
女权主义者(特指我自己)如果不能像反思自己内化的厌女逻辑一样同等审视自己拥有的厌男情绪,至少也要试着去承认厌男情绪并不能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女权主义者,因为将对系统的愤怒投射在个体身上是有害的,更因为基于性别划分出的阵营从理论上是不牢靠的,从个体层面也是偏颇的和狭隘的。
尽管很羞于承认,但我需要更多反思自己内化的二元性别论。
读象友分享的文章有感:https://mp.weixin.qq.com/s/yRJb1oYfnyeKUpXYN3Jp_A
有时候觉得学人文好难又不好找工不如干脆转码,结果我在巫术课上又受到了新的震撼。作业之一是去墓地逛然后纪录和分析墓碑和象征,我找到一个很奇怪的墓,墓主曾参加过WW1,但没有和他妻子合葬,两个人墓碑的旁边有个很小很小的石头垒起来的雕了枫叶的墓碑,上面没有身份信息和死亡日期,只写了"Ivy. so loved, so mourned.",我一开始还以为是装饰用的,但又感觉Ivy应当是个人名而不是象征里的ivy。后来我在这边的烈士资料里面找到了这个人,结果说他在死亡前五年都还是单身,我寻思那这个妻子的墓是哪儿来的。然后又查资料发现这个人参军用的假身份假名字,真实身份应该比他报的年轻了五岁。但到这里我还是想不通那个小墓碑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于是继续查了资料,在犄角旮旯里面终于发现一个身份和妻子名字都对得上的。发现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就叫Ivy,但是只活了三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个墓碑这么小。接着我在写墓碑符号象征的时候找不到这个枫叶有什么除了和加拿大以外的联系,它也不是什么其他信仰里面的符号。想起来这个墓主人大概率是Nonconformist 于是我就灵机一动去查民俗传说相关的资料,结果看到有个说法是如果你抱着一个孩子在枫树林里走一走,经过的枫树枝和叶子可以保佑这个孩子长寿以及消除任何巫术的影响。现在一想到这个孩子只活了三年加上这个墓碑上的象征眼泪就憋不住了。 对我来说这大概就是学人文的意义吧,在那些寻常里面找到和某个历史上从未见过的人的连接并且理解他们的生活和选择
微博上有明白人指出,舆论一边拼命报导“养老院护工虐待老人”,一边还以此为依据,宣扬家庭养老模式(这在某国这种吝于为国民提供社会福利、想方设法把照料职责甩锅给个体家庭的地方,尤其明显),这种宣传可能很糟糕也很危险。它的问题在于,把社会化照料的风险放大、乃至于妖魔化的同时,却对家庭照料中的虐待问题严重缺乏关注。
事实上,家庭照料中的虐待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护工可以获得收入,且有休息时间;而家庭中的照料者,却往往不得不全天照料失能人员,还无法获得报酬。这当然使得后者更容易疲劳、心态失衡和绝望,认为自己的生活被失能亲属绑架,因此也就很容易导致打骂虐待行为。
PS:原博主有一点提醒了我:相比职业照料机构,家庭内部对被照料者的虐待行为,更难以被揭露和关注。养老院护工打老人耳光就可能成为新闻事件,而家庭成员只要还没把老人打死or打成重伤,就不会有任何人关注和干预。这种状况下,对被照料者来说,“家庭比职业看护机构安全可靠”是很不靠谱的,而且搞不好还恰恰相反。
@zzz927 因为这种人虽然只占人口的5%,但是吸引了95%的注意力啊
连夜写了猫咪生病去 emergency vet 的流水账,急诊跟普通的 vet 确实很不一样,还好最后没事。
虽然过程有点崩溃,但好的方面是学到了许多喂药和看病相关的经验!
没想好怎么介绍自己只好率先亮明non-binary身份的你的无固定昵称网友!